就业创业
2018-05-25
2298
“一带五基地”建设,既是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安排,也是辽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和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辽宁省已经制定了“1+5”系列框架方案,形成了推进“一带五基地”的路线图。 3月 28日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农委四部门分别对方案具体内容作了详细发布与解读。《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框架方案》于近期印发实施。在“一带五基地”建设中,辽宁省将充分释放产业优势、科教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积极探索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振发展新路加速形成重要经济增长极,不断强化对东北地区经济的支撑。
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 吴运杰表示;“一带五基地”建设是指: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简称为“一带五基地”建设。为此,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了辽宁省“一带五基地”的总体建设框架方案,以及与五基地建设相对应的五个实施方案。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基地”建设加速推进。第二阶段的目标,到2030年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基地”全面建成。
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和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将以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到60%以上,新材料占原材料比重10%以上。到2030年,辽宁省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基地”全面建成。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体系更加完备,研发制造、总装集成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材料工业完成由大到强的转变,基本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质量效益好的发展目标;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水平全面提高,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为实现以上目标,辽宁省将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加快平台载体建设、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用足实体经济政策、用好乡村振兴政策、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六个方面,积极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