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态
2021-05-11
107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积极进行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红色育人资源开展党史和四史教育,不断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和实效性。
利用红色资源 建好思政课教学基地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积极开拓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辽阳弓长岭雷锋纪念馆签订了共建协议,走出去请进来,每年组织新生参观雷锋纪念馆,同时邀请雷锋纪念馆宣讲团(艺术团)进校为师生表演情景剧《雷锋在弓长岭》,让雷锋精神扎根校园。
开启“思政大篷车” 追寻红色足迹
2019年,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开始进行情境化教学改革,开启“思政大篷车”,让思政课“活”起来。两年来,“思政大篷车”带着学生,“开”到辽阳市烈士陵园、丹东大梨树村、辽阳雷锋纪念馆、辽阳九一八密谋地、李兆麟故居、白乙化故居等14个站点,使学生有所看、有所感、有所学、有所悟。
深挖红色资源 开设线上移动课堂
为了方便更多学生感受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教学部进行了移动空间、移动时间、移动内容、移动过程、移动主体、移动场景为主内容的线上“移动课堂”探索和实践。去年9月18日,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两名思政教师分别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和“九一八”事变密谋地警示馆,现场与学生连线解说,以“移动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这段历史,让思政课“活”起来。
传承红色基因 自编自演红色情景剧
“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也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改革方向。结合教学内容和红色资源,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评情景剧,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升华。已经举办了五届DV情景剧大赛,制作了115部作品。作品《白乙化故居》《李兆麟故居》《辽阳抗疫最美逆行者》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开设体验式“VR+”思政课,不出校园参观全国红色场馆
为不断创新红色文化进思政课的工作机制和教育方式,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在全省率先建成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设体验式“VR+”思政课,将40个真实场景革命场馆“搬”进学校,提供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体验,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实践、进头脑。
当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已经将“四史”纳入学生选修课。用好红色资源,做好党史和“四史”教育,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用活红色资源,把思政课上好,把党史和“四史”故事讲好。
文字:黄智博
来源:党委宣传部
素材提供:马克思主义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