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刘长新在学校2018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领导讲话

2018-04-13

22363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学校党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2017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在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双90%的就业工作目标。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委向为就业创业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两个系作了经验介绍,卫东校长对学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汲取借鉴、学习领会、抓好落实。326日,我参加了省政府召开2018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规格很高,省长作了指示,主管教育副省长参加会议并讲话,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会上,我校在就业创业工作上的做法,也得至了教育厅的肯定和表扬。同时这次会议也传达出一个信息,就是今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下面,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从高处放眼,清醒认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形势

2018届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去年是795万,增加25万。辽宁省今年31万人,去年是30万,都创历史新高,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从今年两会传递出的信息分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6.5%左右的增速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但这种利好,也将延时显现。而与之伴随的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也将对传统产业,甚至人们的就业观念产生强大的冲击。从辽宁省看,国家振兴东北多措并举,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但这种回暖也需要时间。从我们学校看,我校今年有毕业生4106人,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年。从今年开始,学校将进入“双高”建设阶段,我觉得,无论是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还是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成果最终的衡量标准,都是要体现在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上。因此,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也将是“双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面对国际国内的诸多变量、面对毕业生的大幅增量,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就业形势的复杂严峻性,把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二、要从细处着手,踏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

要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创业的工作氛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创业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事关每一名教职员工的利益。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系主任、分管副主任、辅导员、班导师、专业教师等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俗话说“编筐织蒌,全在收口”,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学校办得好不好,归要结底是毕业生就业好不好。面对生源市场的激烈竞争,打好就业牌,就会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所以,每一名教职工都有帮助毕业生就业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就业工作中也要当先锋、做示范。我们一定要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深挖潜力、密切协同,形成全员参与就业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全过程服务就业的工作机制。

要加大力度引导毕业生在辽就业。大力宣传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平台建设等发展战略举措,充分展示辽宁经济振兴发展美好前景。要认真解读各市地吸纳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爱家乡,投身家乡建设,为辽宁振兴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今年,学校党政领导要带队深入省内各市地、县区、产业园区开展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各地人才引进政策,开辟省内就业市场,挖掘就业岗位,开展精准对接活动。各系主任每学期至少要走访联系5-10家用人单位,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各专业要收集、发布毕业生人数2倍以上的就业岗位信息,此项工作已经纳入到就业创业工作绩效考核中,希望各位同志给予高度重视。

要扎实推进校企联盟建设工作。学校要将校企联盟建设作为推进就业创业的重要抓手,注重校企联盟内涵建设,夯实“盟”的基础,发挥“联”的作用,搭建校企融合发展的渠道和平台,打破壁垒,整合资源,实现区域、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 “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 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携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使更多的毕业生就业创业。

要狠抓双创内涵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快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训练孵化基地建设、创新创业专兼职导师团队建设、创新创业项目选育与实施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大创新创业经费投入与监管。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推进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着重提升毕业生岗位创新创造能力。

要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要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服务。要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各系要组织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课程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积极开展个性化咨询辅导服务,不断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实施精准帮扶,重点帮扶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明确分工、细化到人,采取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优先推荐岗位等方式,确保困难群体毕业生充分就业、优质就业。

要大力宣传就业创业工作的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各系部要认真做好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发现和挖掘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典型,把他们请回学校,给在校学生讲经历、做辅导。每个系至少每学期要举办两次毕业生返校报告会。学校宣传部门也要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和就业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营造良好地舆论氛围。

三、要从实处发力,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落实

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党委负总责、就业及相关部门密切协同、各系夯实基础主体责任、辅导员班导师和专业教师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形成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全员抓全程促的工作格局”。就业指导处、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人力资源管理处、计财处、团委、职业培训中心等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承担起并完成好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各系要夯实就业基础责任,一定要明确分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切实构建起全员抓、全程促就业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系领导包专业、教师包学生”的责任体系。

要建立就业数据统计和发布责任制。就业部门要加强对二级院系就业数据状况的统计监测和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就业数据统计和发布责任制,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确保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各系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跟踪调查工作,建立大数据平台,真正发挥就业数据的反馈作用;学校层面要推动形成“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师资配备、专业调整、经费使用等”联动机制;要完善就业创业绩效考评体系,按时向社会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要加大内部核查问责力度。就业部门要构建内部核查机制,实行双向核查。对省厅督查和校内核查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各系认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单位要进行约谈与问责,要将核查情况及时汇总并纳入2018年就业绩效考评体系之中。

同志们,“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只要我们能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 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学校的就业创业工作就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