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 校徽
  • 校歌
  • 校旗院旗
  • 办学理念
  • 一训三风
  • 鲁班精神
  • 行为文化
  • 道路文化
  • 景观文化
  • 辽宁建院报
一训三风

校训:上善建道 精技筑邦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上善:最高境界的善行。

建道:取“追求人生价值”之意。

【上善建道】意为以最好的道德行为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强调立德树人。

精技:最为精湛的技术技能。

筑邦:“邦”,即领域,取国家之意。“筑邦”即为建设自己的国家。

【精技筑邦】意为以精湛的技术技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强调技术技能价值。

【校训释义】作为职业教育之场所,学校的教师、学生、管理、服务人员,都要以最好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内化知识,以精湛的技术技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校风:明德 致用 担当 致远

 

【明德】“明德”源于《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让学习者仁爱敦睦、明理向善,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是大学之根本,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致用】“致用”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致用”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为尽其所用,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这充分体现了我校培养“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担当】担当,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语出《朱子语类》卷八十七:“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它既代表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履职尽责,也体现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海阔胸怀;它既代表着“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理想,也体现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

【致远】语出《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为: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致远”意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奋斗的目标。有利于引导我校学子克服功利和浮躁,坚定信念,增强定力,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追求卓越,开创未来。



教风:敬业 爱生 善教 善导

 

【敬业】“敬业”,语出《礼记•学记》“敬业乐群”(意即专心学习,和学生融洽相处)。“敬业”就是要求教师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一心 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爱生】除了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含义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现代教师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珍爱学生的生命;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个性需要;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唤醒学生潜能,满足学生深层次的精神需要。

【善教】“善教”,就是要善于教学。要求教师既要能够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和技术技能传授,又要能够真切地关照学生的学习世界,重视项目或任务的教学过程;教师的讲授要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要善于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教学中的真知灼见,让学生“学有所获”。

【善导】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要求教师既要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娴熟的教学能力,还要在学生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有成熟的教导能力,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做学业之师,又做人生之师。



学风:勤奋 修德 明辨 笃行


【勤奋】勤奋好学是学生“责任”的最好体现,也是人生发展之必需。荀子说:“学不可以已。” 所谓勤学,就是要勤于思考、勤奋学习、要保持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学”要求学生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修德】修德要求学生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道德历来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就个人而言,“德者,才之帅也”;就群体而言,“德者,民之性也”;就国家而言,“德者,国之基也”。没有道德自律和精神升华,人将失去人之为人最珍贵的方面,社会将失去和谐美好的基础性支撑。

【明辨】要求学生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笃行】“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是学生对“行动”的诠释。“笃”是专一,是忠实,是坚定;“行”是实践、是行动。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没有“笃行”的“学问思辩”皆为坐而论道;没有“笃行”的理想抱负都是空中楼阁。成功成才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那就是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的行动与实践。